直播玩治愈游戏怎么玩
1、沙是孩子最爱玩的材料之一,几乎每一个人儿时都曾有过玩沙的经历。而沙盘游戏则是孩子在沙盘里摆放玩具和模型,将自己内心的想法、困惑、渴望等内容呈现于作品中,与沙盘师分享后得到作品反馈及现实的心理支持。
2、5月是2021年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。在活动月来临之际,新时代文明实践“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”系列直播之“儿童沙盘游戏案例分析”活动于4月29日举行。
3、直播活动由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、广州市教育局主办,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、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,培训,中心、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、青籽儿童心理承办,广州日报新花城、广州市广播电视台花城+、信息时报微社区家通、大洋网协办。此次活动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、澳门城市大学教授、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高岚,分享典型儿童个案,分析沙盘游戏的效果,帮助广大教师、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和孩子的心理状态,从而更好地发挥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作用。案例分析:没有朋友、缺乏安全感的7岁女孩。
4、现场,高岚通过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展示沙盘游戏的作用。案例中的孩子是一名叫妞妞的7岁女孩,她是家里的大姐姐,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。
5、妞妞读二年级,成绩不错,很有礼貌,很懂事,然而,妞妞的母亲却对女儿有些许担忧:妞妞每天都会带不同的东西到学校;妞妞很有心思,有时听话得让妈妈害怕;妞妞的学习成绩不稳定;妞妞没有朋友凭着多年在儿童心理治疗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,以及妞妞的多次沙盘游戏,高岚分析出妞妞存在这些困境:与别人建立关系的能力非常差;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,觉得只有懂事了,父母才会爱她。从压抑到接纳,在沙盘游戏中逐渐治愈心灵。
直播玩治愈游戏怎么玩
1、活动中,高岚通过妞妞的多次沙盘游戏表现,展示沙盘游戏的作用。在初始沙盘游戏中,妞妞在沙盘里排排了一路长长的桥,里面有一名没有人照顾的婴儿,也没有玩具、动植物。“这么多的桥表示她希望是有连接的,有支持的,但目前来讲是困难的。我们的解读是,她是孤单的,没有任何实际的联系。
2、第二点,没有照顾者,没有玩具、食物、动植物表示她没有滋养和支持的能量。第三点,摇篮里的小宝宝表示她是没有被照顾、没有被接纳的孩子。”高岚解释道。沙盘游戏中,咨询师的见证、陪伴至关重要。
3、在妞妞进行沙盘游戏的过程中,高岚一直在旁陪伴,“当妞妞在找桥的时候,我就会陪着一起去找,但我不会直接把桥拿过来给她。我用我的眼神、身体去陪伴,当然是保持适当的距离,因为这个孩子在她自己的感受中间慢慢获得安全感,你贴得很近的时候,反而会是一种困难在最后的第十六次沙盘游戏中,沙盘里是一张很大的脸,并且妞妞用上了沙盘室的所有水果。
4、“在这样一张大大的脸中,你会发现她是舒展的。她不需要委屈,也不需要讨好,因为她完全可以睁着眼睛,可以大口呼吸,是可以自在地表达的。
5、其次,在沙盘里,妞妞几乎用完了沙盘室里所有的水果和蔬菜,她开始更能接纳真实的自己和正视自己的需求。”高岚欣喜地说道。通过十六次沙盘游戏,高岚总结道,妞妞从最初的讨好的、压抑的,到开始渴望连接、渴望被看见,再发展到懂得拒绝,最后终于接纳真实的自己,正视需求,不再胆怯、讨好别人。